close

放入照片更新版~(內容一樣,只是多了照片)

難得有機會回北港(參加表姐喜宴)拍到了照片~

這是和妹妹一同品嚐的早午餐(晚上要請客,中午吃比較少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拜拜用的粿似玉磚白淨

常吃的淡褐色魯肉鹹粿

散發純樸親和的鄉味

還有....摻入火腿、油蔥

不失懷舊氣息的新式芋粿

(今年吃到的新口味~^^)


結束年節假期,打算到台北散心的媽媽

禮拜天做完生意,就開始切分一塊塊鹹粿

(鹹粿是媽媽的親戚做的,超好吃的~^^)

切好的鹹粿,分裝在袋子,媽媽喃喃自語地說....

這塊是給三姨的,那塊給在板橋工作的堂姐

看到這幾塊粿,依舊能感受到淡淡年味....

媽媽說:「沒吃到粿,就好像沒過年氣息。」

之前不太了解這樣感覺的我,今年倒是感受得出來

略有同感地回答:「不過,今年沒什麼過年的感覺...」

話題轉入炎熱氣候的年節,媽媽談起市場生意的不佳

回台南的我,則因炎熱天氣,換上短袖上衣,真不像過年!


記得小時候(應該國小的時候吧!)

過年的天氣必然寒冷到圍爐的暖和佈滿溫馨氣息

(懷念某年除夕夜公園前的各式民藝小吃攤....為何現在都不見了?)

今年確實不同,氣候奇怪不說,準備考試的我也沒心過節

加上除夕正逢週末,父母親在外工作,妹妹到朋友家聚餐....= =||||

穿著短袖的我,吃著韓式微辣口味的湯麵,看著電視營造的年味

實在很沒過年氣氛,直到初一和父母親一同晚餐,煎了盤鹹粿

才漸漸感覺到那淡淡年味,可能是聚在一起吃遲來的年夜飯

也可能是那盤鹹粿。當然,少不了熱氣騰騰的豐盛火鍋....


國中國小時期的過年

年夜飯結束總有小賭財運的牌局

牌運一向不佳的我,被騙進牌局攪和幾次後...

放棄運氣競賽擂台,不是觀看電視的特別節目

就是窩在房間裡打電動、看書畫圖打發時間守夜

平常早睡的習慣,守夜後自然地很快掉入夢鄉

初一早上,就很幸福地睡到自然醒...

一家人起床後,就會一同到早餐街吃早餐


不管過年與否,一回到北港

都會到賣 " 麵線糊 " 攤子吃早餐

有時會加點隔壁攤的 " 煎盤粿 ",超豐盛的早餐!

只是過年期間煎盤粿總是休息,詢問一般

母親笑著回答:「大家拜拜有買粿,就沒賣了啊~」

和妹妹吃完麵線糊坐上車,看著煎盤粿攤位的寂靜

雖然家中拜完的粿還沒煎,就是特別想吃那攤的煎粿...


很神奇的是某一年

初一早上起床,爸爸說爺爺有買早餐回來

盥洗後,看到客廳桌上的煎盤粿,就覺得超妙的!

雖然疼孫的爺爺也有買我和妹妹喜愛的麵線糊....

但對於爺爺買回來的煎盤粿感到新鮮特別

所以我和妹妹都選擇煎盤粿嗎?怎麼可能有這種事!

愛吃的我怎麼可能捨麵線糊不吃只吃煎盤粿?

所以就麻煩家人一同分食交換,才能吃到不一樣的美味

(我跟媽媽都喜歡這樣耶!什麼都吃一點超幸福的!哈哈哈~)

當時覺得爺爺一定跟那攤煎盤粿的老闆熟識,才能買到過年限定版(啥?)

就這樣,有幾年初一吃到爺爺買到的煎盤粿,覺得超感動也超幸福的~^^


不知那一年開始,年節期間只剩我們陪爺爺

親戚們的繁忙幾乎沒回北港,過年氣息漸漸淡去

不管在忙,父親總會回北港和爺爺一同吃個年夜飯

就算那天晚上有攤子要擺,也會吃完年夜飯才出門

和妹妹從那時開始,在年節氣息濃厚的夜市菜市場幫忙

除非下雨或沒位子擺,市場正旺的年節是不可能休息的

有幾次除夕夜正好是父母親沒格位可擺的休假日

在吃完年夜飯,就會回媽媽的娘家聊天看外公外婆

還是小孩的我和妹妹,當然很開心地拜年領紅包

然後就與年齡較相近的表兄弟姐妹一同玩樂聊天....


有做生意的時候

雖然很累卻因全家人一同努力而感到幸福

也因為在菜市場做生意的緣故,發現過去稱之神奇的煎盤粿

不知那是爺爺去世後幾年,和妹妹選擇吃什麼午餐時發現的...

在市場晃閒尋找午餐的兩人(或許只有我)才恍然大悟

之前吃到的煎盤粿不是特地麻煩早餐街老闆所準備的....

而是位於菜市場出口,過年仍有營業的煎盤粿攤買的....

帶了小小的失望心情,和妹妹兩人點了煎盤粿

坐在忙碌老闆的攤子前,看著老闆很有技術的煎粿切粿

霧氣騰騰的現煎鹹粿上桌,淋上醬油膏及甜辣醬....

筷子挾起,入口之際,感覺某些滋味早已不再....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講一下麵線糊好了....



看起來沒特別好吃

但實際上那濃濃的鄉土古早味

可是我和妹妹從小吃到大的美味啊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和妹妹從小吃到現在

每次回到北港就會想吃

常常早餐一碗麵線糊、魯肉飯

最後來碗柴魚湯清清口中的味道

這樣的早餐超滿足的!超幸福!

睡到快中午,就以麵線糊當午餐

有陣子,和妹妹就是很喜歡那口味

早餐吃完,到了午餐還是想吃

(以前麥 × 勞的大麥克餐也是這樣...Orz)


後來就很少吃那攤的麵線糊

因為愈吃愈稀,媽媽每次都會吩咐加少一點水

除了這一點外,覺得那攤的肉臊肥肉部份還頗多的

有時怕胖的我們會挑出,有時索性不挑一同吃下

直到媽媽的親戚開了間小吃,有販賣麵線糊及魯肉飯

我們就開始吃那家的麵線糊及魯肉飯(加顆魯蛋超滿足的!)

不加水的真材實料,肉臊瘦肉大多於肥肉,沒有油膩的心理負擔

每次回北港吃麵線糊,經過以前常吃的那攤到靠近大馬路口的小吃店

總有些若有似無的淡淡失落感在心中徘徊,好像太多東西只能懷念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r. 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